由于受西藏地理位置、地形、地貌的影响,其气候特点与同纬度的江淮流域有很大的区别,对比气候因子表明:西藏东南部的林芝,其年降雨量与江淮地区的阜阳相差不大,但降雨的频率远远高于阜阳地区,且林芝的昼夜温差、风速等都非常大,藏两北的气候就更为严酷,全年气温偏低.昼夜温差在20~30℃,且平均风速也比林芝高的多;由于两藏常年低温,在选择沥青上,一般使用高标号的沥青,这种沥青针入度较大,粘度较低,其组分中轻质油份含量较高,在表面气流速度较大的情况下,轻质油份挥发较快,缩短了沥青的硬化过程.加速了沥青的老化,也由于温差较大更容易使沥青路面过早地产生温度疲劳裂缝,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。两藏的气候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异,其气候特点受地形的影响非常大,气候直分布明显,气温常年偏低,且昼夜温差较大;降雨分布极不均匀,藏东南较高,是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的两倍,且降雨持续时间较长;藏北的降雨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差不多,但平均风速是东部地区的数倍;西南部降雨较少,但温差大、风速高,这些因素都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早期老化。
UV-B 在青藏高原上的辐射情况与海拔高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海拔高度与紫外线辐射有正比关系,立体图形非常明显的说明了这一点。UV-B 的高辐射区是沿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向两延伸到帕米尔的东缘.这一区域恰好是两藏的重要的农业区,公路网的密度较高。紫外线辐射的强弱与区域也有明显的关系,西藏的昌督地区海拔并不高,但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却比唐古拉山地区高的多,紫外线辐射最低的地区为西藏的林芝地区,跟青海的差不多。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.01-0.40um 的辐射总称。紫外辐射在太阳辐射光谱中的谱区范围是在100--400nm 之间,其能量仅占太阳总辐射量的8%左右。
地球大气对紫外线中的短波部分吸收能力很强,以致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均是长波部分,仅占太阳光谱的l%一2%。紫外辐射按波段划分为UV-A(或称为N—uv 近紫外)400-320nm 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6%,UV-B(或称为M·UV 中紫外)320--280nm 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.5%,UV-C(或称为F-UV 远紫外)280-100hm 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0.5%,由于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。西藏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是我国也是全球最强的地区,仅拉萨地区就是北京的近2 倍,重庆的近2.5 倍。紫外线辐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,呈正玄曲线变化,每年的6 月,7 月是紫外线辐射最强的月份,之后逐渐减弱,1 月、12 月份最低,之后辐射量开始回升。
西藏太阳紫外线辐射与海拔高度、区域有关,一般来说,海拔越高太阳紫外线辐射越强;从区域分布上,沿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即雅鲁藏布江中、上游地区一直延伸到帕米尔东缘,是紫外线的高辐射区,另外藏东的昌督地区海拔虽然不高,也是紫外线高辐射区之一。从总体上看,紫外线高辐射区都是公路密度较高的地区,紫外线的高辐射加速了沥青路面的老化速率,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。http://www.zhsysb.net